欧洲杯足球网_欧洲杯开户app¥外围平台

图片
绿地混改国企,抄了一条融资近道

公司魏薇 2021-01-19 08:18:00 来源:乐居财经

扫描二维码分享

??从纯国有企业到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绿地花了二十三年。背后推动者,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是圈里的“混改专家”。

??近十年时间里,绿地不仅自身深化混改,还积极参与央企和地方国资国企改革。张玉良曾说,“应该优先在竞争性领域国企实施混改,成熟一个推进一个,能混尽混。”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来,绿地参与了多家地方国企混改,包括贵州建工、江苏省建、西安建工、天津建工、广西建工等。但近两年以来,绿地陆续将混改企业股权出质,总额已达47亿元。

??尤其广西建工,参与混改后仅5个月,绿地迅速将其股权出质。

??1月17日,绿地出质广西建工股权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闵行支行,出质股权数额25.34亿元,占所持股份比例为77.27%。

??就在去年8月末,绿地控股以35.76亿元的代价取得了广西建工66%的股权,成为这家千亿级建工企业的最大股东,该公司也成为了广西第一家集团层面整体混改的自治区直属国企业,在广西轰动一时。

??接着,绿地还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通过同比例增资,分别出资约29亿元、15亿元,使广西建工注册资本增加到约50亿元。

??这也是绿地参与央企及地方国企混改以来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控股广西建工,有利于绿地在泛珠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工程建设。另外,广西建工还制定了业绩目标,计划到2023年末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利税总额100亿元以上,2025年实现企业整体上市。

??混改建工国企

??今年1月11日,广西建工15%的股权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挂牌,挂牌价超15亿元,保证金5000万元。这15%的股权买卖实则是转让协议的后续。

??根据最初协议约定,在企业变更登记一年后,绿地控股将转让15%的股权给广西建工集团核心员工,最终形成广西国有资本持股34%、绿地集团持股51%、核心员工持股15%的三元股权结构混合所有制企业。

??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曾表示,国企混改最好形成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员工持股金三角的股权结构,这样更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所参与混改的企业均实行了“金三角”持股结构。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来,绿地已混改了5家国有企业,包括贵州建工、江苏省建、西安建工、天津建工、广西建工,前4家均被装入了绿地大基建集团(绿地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

1

??参与地方国企混改,然后出质除权,对绿地来讲已成“惯例”。从历史记录来看,绿地曾将其持有的江苏建工、西安建工、贵州建工三家公司股权,出质给了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闵行支行,天津建工的部分股权则出质给了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黄浦支行。

??据公开资料,被混改建工企业近几年的经济指标增长率均超过30%。以西安建工为例,其在2020年实现了406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实现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34%;新签合同金额1413亿元,同比增长39%。

??绿地参与地方国企混改,除“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之外,也是看中了其地方国企背景叠加业绩增长能力。关键时刻,绿地可将优质资产股权出质以快速换取融资。

??2019年,绿地出质贵州建工、西安建工、天津建工股权数额达15.58亿元;2020年,绿地出质江苏建工股权数额为6.28亿元;算上刚刚出质的广西建工,股权出质总额达47.2亿元。

??此次出质广西建工股权数额高达25亿,其背景是绿地正处于“三条红线”之中。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绿地控股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2%,净负债率仍高达180.3%,货币资金为806亿元,短期有息负债约1030亿元,现金短债比0.78,“三条红线”全踩中。

??截止2021年1月18日收盘,绿地控股报5.85元/股,涨幅1.21%。

1

??业内称张玉良为“混改专家”,不仅因绿地多次参与地产国企混改,其自身也进行了多次体制改革。张玉良曾表示,只有在母公司层面实施混改,才能从全局上和根本上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

??去年7月,绿地控股开启了新一轮混改,其第二和第三大股东拟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受让不超过绿地总股本17.5%的股份,二位国有股东分别为上海地产和上海城投。这部分股权被转让后,绿地依然没有失去国有企业的属性。

??大基建与房地产并重

??绿地“能混尽混”的地方国企集中在大基建领域,5家建工企业,已有4家